首页
搜索 搜索
资讯

党建+生态,让乡村旅游更出彩

2023-07-10 09:40:00 青海日报

aoJ中国藏族网通

民俗文化村内的复古式茶园。本报记者 陈俊 通讯员 循组 韩兴旺 摄aoJ中国藏族网通


(相关资料图)

清晨,绿树荫里眺望氤氲黄河穿城而过,再刮上一口温度恰好的碗子茶,宁静舒畅的美好一天由此开启。此番惬意的生活景象,在夏日的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黄河边上的茶园、农家院频频展现,其中尤以文都藏族乡境内的中库沟为盛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沿文都乡清澈的中库沟逆流而上,两岸林木繁茂,花团锦簇、景色宜人,让人瞬间有种“复得返自然”的安逸恬淡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近年来,随着“美丽城镇”“高原美丽乡村”“传统村落保护”等项目实施,文都乡这个藏家村落也得以发生很大的变化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“文都”,藏语意为牛犊山下游之地,有着“头戴草原、腰系森林、脚踏良田”等“写实”之美,更是一处集美学价值、生态价值、经济价值于一体的山水田园诗意之大成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如果说新修建布局的一排排古色古香的藏式新居,街道两侧依次排开的特色小店,蜿蜒伸向村庄深处的条条村路和一盏盏路灯,这些是“形”,那么螭鼓舞、则柔舞和民歌“勒西合”等独特民族文化魅力则为藏家村落注入了“魂”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随行的文都乡党委书记牟再民介绍,由于本地休闲娱乐方式单一,每到春夏季风和日丽时,中库沟边的茶园就成了循化最热闹的打卡地,刮碗子可以说是一道“风景”,更是群众致富奔小康后如今生活的注脚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循化人喝茶,又叫刮碗子,通常以绿茶为料,加上干果菊花、红枣、桂圆等8种辅料,因而又俗称“八宝茶”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喝茶时,左手端托,右手拿盖,盖顺碗口由外向内刮,拨去浮在茶汤表面的茶叶,刮碗子的叫法也由此得来。吃几块手抓羊肉,再刮一个碗子,舒坦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此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树荫下,在茶水冲泡的漩涡中,于热气袅袅的氤氲里,循化人和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聊天洽谈,生意在休闲“随意”间就这样促成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“当时所谓的茶园,其实搭建是很简陋的。用白布在树林中圈一块地方,摆上几条长椅和几张木桌,简简单单。”牙训村党支部书记完么加道出了村里发展遇到的瓶颈,产业太过“原始”,路肯定走不远,产业也长不了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而今,文都乡以独特的资源为依托,推出集生态观光和文化休闲为一体的避暑胜地——民俗文化园和牙训村“嚓梧鹊”农业休闲观光点。两处观光点年接待游客达6万多人,年收益达32万元,解决了附近近百户脱贫户就业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“今年生意很好,刚把一桌客人送走。仅‘五一’小长假毛收入8万元。同时还带火了文都乡周边茶园,日接待量超过5万人。”民俗文化园负责人多吉才让笑着说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22岁的卓玛才让在藏家乐小屋前边忙边说,她以前在省外打过零工,尽管收入高一些,衣食住行却样样要花钱,赚的钱大部分都在当地开销了,现在选择在家门口就业,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,干几个月就把外面辛苦一年的钱挣上了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怎样才能让乡村旅游出彩出圈?考验的是基层管理智慧,检测的是“关键少数”的为民尺度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牟再民一语道出了文都乡党建+生态+乡村旅游的秘诀:依托地理优势和山水风光资源,以传统藏戏非物质文化遗产、特色农牧产品等产业为支撑,多元打造乡村民俗、乡村美食、乡村特产、农事体验、农家生活等综合型旅游产品,供游客沉浸式体验少数民族风情,围绕“支部建在产业链上、党员聚在产业链上、农民富在产业链上”思路,依托党建引领,增加消费者在全域旅游中的“沉浸感、认同感、获得感”,满足乡村文旅中“求新、求奇、求知、求乐”愿景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旅游人数的增加,必然会带来污水和生活垃圾,那么如何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问题,成为新的“幸福的烦恼”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,已成为思想与行动自觉,我们定期不定期对村域道路、河流沟渠、房前屋后进行垃圾清理,并且在村规民约中制定环境保护方案,和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相契合。只有村子美了,日子才能更红火。”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旦正才旦介绍,纸片不落地、主动捡垃圾、绿色低碳、生态环保等理念已印刻进乡亲们的脑子里,群众自愿组成志愿者队伍,成为维护一方生态环境的“使者”。aoJ中国藏族网通

从脱贫攻坚战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文都乡各级党组织不忘富民强村的初心,带领村民实现从“一穷二白”到“村强民富”华丽转变。aoJ中国藏族网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