滇中引水工程输水工程完成开挖613.11公里
(相关资料图)
人民网昆明8月11日电 (记者李发兴)记者11日从云南省“开好局、强信心、促发展—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”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我国在建最大引水工程——滇中引水工程自2018年开工以来,截至2023年7月底,累计完成投资754.13亿元,水源工程已完成开挖工作,输水工程完成开挖613.11公里,占施工总里程755公里的81.16%。
滇中引水工程是国务院批准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确定的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中的标志性工程之首。工程设计从云南省丽江市石鼓镇上游约1.5公里的金沙江取水,由泵站提水至总干渠,之后由输水工程自石鼓镇开始进行自流输水,途经丽江市、大理州、楚雄州、昆明市、玉溪市,终点为红河州,输水线路全长约664公里。
“滇中引水工程点多、线长、面广,参建单位达80家,参建人员达2万余名。”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沈晓介绍,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隧洞输水世界最长、地下泵房世界最大、引调水工程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直径世界最大、提水泵站单机离心泵容量世界最大、提水泵站总装机容量世界最大、地质条件在引调水工程中最复杂等六项世界之最挑战,泵站设计制造难、深埋隧洞施工难、地下水处理难、破碎断层穿越难、软岩大变形应对难、应对地震防护难、岩爆危害处理难、有毒有害气体排除难、地热危害治理难、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制造工艺难等十大世界级技术难题。特别是控制性工程香炉山隧洞埋深超过1000米的洞段达22千米,最大埋深1450米,与13条活动断裂(带)交叉,围岩性状极差,具有地应力高、外水压力高、地震烈度高,大断裂活跃、地下水环境活跃的“三高两活跃”特点,建设推进极为艰难。
沈晓介绍,去年以来,各级各部门和参建各方强化机制建设、深化专题研究、加大装备运用、推进工艺创新,在奋力拼搏中攻克建设难题。持续发挥8位院士、1位大师、5位知名专家的工程专家委员会和全过程咨询机构的作用,加强地下工程重大突水突泥灾害防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。联合26家高校及科研院所,对砂化白云岩隧洞安全施工、软岩大变形支护控制、隧洞突涌水(泥)灌浆加固等关键问题开展专题研究,已取得科技成果24项,达到应用推广水平5类9项。组织参建单位自主研制世界最大直径硬岩掘进机“云岭号”“弘毅号”和盾构机“龙祥号”,实现成功下线并运用于工程建设,引进RPD-108CBR多功能快速钻机等新型设备提高施工效率,在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下取得了良好的隧道施工效果。大力开展“超前探测”“超前灌浆”“超前支护”“短进尺、快循环”等工艺工法创新,大力推广超前物探、高压挤密预注浆、宏禹AB型堵水加固型灌浆、让压锚杆/锚索工艺等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,已在丽江段香炉山隧洞、玉溪段小扑隧洞等重难点洞段建设中取得良好效果。针对隧洞软岩大变形、白云岩沙化、突泥涌水、活动断裂等高风险不良地质洞段,强化地质超前预报、超前监测预警,累计完成专项超前地质预报90.7公里,超前钻探33.64公里。
截至2023年7月底,滇中引水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54.13亿元。其中,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概算投资637.58亿元,占总投资825.76亿元的77.21%,水源工程已完成开挖工作,输水工程完成开挖613.11公里,占施工总里程755公里的81.16%(其中输水建筑物524.79公里,占总长664公里的79.01%);二期配套工程累计完成概算投资116.55亿元,占总投资329.09亿元的35.41%,累计完成管道安装92.25公里、隧洞掘进11.01公里。
滇中引水工程建成后,每年可引调34亿立方米优质水到云南中部地区,惠及国土面积3.69万平方公里、1100多万人口,可有效缓解滇中地区城镇生产生活用水矛盾,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受水区内河道、湖泊生态及水环境状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