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搜索 搜索
资讯

吸引更多人参与文化遗产监测

2023-07-27 17:04:55 中国劳动保障报

近日,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报告(2021-2022)》发布。根据报告,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,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。其中,从事监测工作的人员不足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。我国现有世界遗产56项,包括38项世界文化遗产、14项世界自然遗产及4项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,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从业人员3.1万余人,而从事监测工作的仅有1541人--931名专职监测人员和610名兼职监测人员。

文化遗产通常比较脆弱,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一直对其存续构成巨大的挑战。四川的都江堰、乐山大佛每年夏季都会遭受洪水、暴雨的侵扰,山西大同云冈石窟、甘肃敦煌莫高窟常年要与风沙、干旱恶劣气候条件作斗争,北京故宫、杭州西湖每天都要面对海量游客带来的各种风险……处于这样的外部环境,一次麻痹大意就可能给文化遗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害,保护好它们的任务重要且艰难。

实践证明,加强文化遗产监测是一种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手段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就提出“系统性监测”的概念。之后,其逐渐成为一项基本工作规则。从2012年开始,我国开始构建以制度规范、人力资源、工程技术为中心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。近些年,该体系在文化遗产研究、保护、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去年,黄山迎客松“守松人”胡晓春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,胡晓春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文化遗产监测。从2010年担任“守松人”以来,胡晓春每天每隔两小时巡查巡护一次,记录下迎客松的看护情况。12年间,胡晓春写下了70多本、超过100万字的《迎客松日记》。而在胡晓春之前,已经有18任“守松人”。正是受益于科学完善的监测和保护体系、“守松人”的爱岗敬业精神,迎客松得到了周密的保护,我们才能够长时间看到这处奇景。

与我国庞大的文化遗产规模相比,像胡晓春这样的监测人员实在是太少了。这里面有我国监测预警体系建立晚、机制不完善的原因,也与人们不了解这项工作有关。

在许多人的印象中,文化遗产监测员的工作就是日复一日地按照工作要求巡视、记录,没有技术含量,枯燥、乏味,实际上并非如此。翻看我国历年世界文化遗产总报告,里面有关于各项病害的调查统计,涉及建/构筑物、古遗址/古墓葬、造像/壁画、山体等类型,包括表层风化、裂缝、植物类等病害。不难看出,文化遗产监测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,从业者不仅要掌握工作规范和流程,还要具备历史、地理、生物、考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。

近些年,我国也一直在提升文化遗产从业人员的素质上下功夫。根据2020年的报告,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从业人员中,有7702人为专业技术人员,占总数的23.28%。

不过,这样的比例与相关人才规划中提出的“45%以上”的目标,仍存在很大差距。而从事监测工作的人员只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%左右,且其中还有近四成是兼职人员,缺口更大。

那么,该如何补上这个缺口呢?

一方面,要吸引更多的人,尤其是年轻人致力于文化遗产监测工作。近些年,我国文博事业迎来大发展,“十四五”期间世界遗产数量有望达到60项,其他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也在大幅增加。我们应抓住这个契机,理顺体制机制,开发更多就业岗位,打通人才成长通道,优化工作环境,吸引年轻人投身这项事业。

另一方面,文化遗产监测是一项长时段、全天候的系统工作,需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。利用志愿者的力量、借助新科技已被证实是加强监测的有效手段,除此之外,还要在全社会营造“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”的良好氛围,让每一双眼睛都成为风险探测器。事实上,许多风险点都是游客、参观者发现,并向相关部门反映的。

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精华,保护、利用好文化遗产是延续文明、福泽千秋之事。希望有更多“守松人”式的监测员出现,也希望每个人都能热心参与这项事业。